齋睇貨唔買做乜拆盒
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
為什麼塑膠回收不可行
https://www.theatlantic.com/ideas/archive/2022/05/single-use-plastic-chemical-recycling-disposal/661141/
塑料是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很多人提出回收塑料再利用,但是這很難起作用。
首先,塑料有成千上萬種,每種都有自己的成分和特性,包含不同的化學添加劑和著色劑,無法一起回收再利用。
你只能將回收的塑料,先分類成不同的類型,再進行加工。舉例來說,單單是飲料的寶特瓶,就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1)、高密度聚乙烯 (HDPE#2)、聚氯乙烯 (PVC#3)、低密度聚乙烯 (LDPE#4)、聚丙烯 (PP#5) 和聚苯乙烯 (PS#6)等多種類型,必須分開回收。
這就是為什麼寶特瓶的瓶蓋和瓶身,必須分開的原因。你在麥當勞吃快餐,一次性的杯子、杯蓋、托盤、袋子和餐具涉及到多種類型的塑料,也必須分開,不能放在一起回收。
其次,塑料廢物的再加工有很多限制。塑料是易燃品,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影響到附近的居民區,造成的損失比回收的好處還大。
而且,不同於金屬和玻璃,塑料不是惰性物質,可能包含有毒添加劑和化學品,塑料再生製品很可能有毒性。加拿大就禁止回收塑料做成食品包裝。
最後,塑料回收根本不經濟。塑料的價格很低,但是收集、分類、運輸、再加工塑料廢物付出的成本高得驚人。再生塑料製品的價格降不下來,用戶根本沒有動力購買。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塑料回收不能解決塑料污染。
為瞭解決塑料污染,最終只能限制塑料的使用,必須盡可能少用塑料,並且將塑料垃圾集中處理。
2023年8月28日星期一
我們不是一家人
本文摘自 37signals 公司的《重來3》(電子工業出版社,2020)一書。
有的公司喜歡宣揚"我們都是一家人"。不,你們不是一家人。
在 37signals,我們也不是一家人,我們是同事。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互不關心,也不意味著我們不會盡力施以援手。我們相互關心,也樂於助人,但我們不是一家人。這在你的公司也一樣。
我們這群人聚在一起工作,只是為了做出產品, 我們只是共同努力,把公司的產品做得盡善盡美,可我們不會為它擋子彈。你對你的公司也一樣。
我們為自己的產品而驕傲。這就足夠了。
某些高管說他們的公司就像一個"歡樂的大家庭",那你就要當心了。一般來說,他們的意思並不是,無論你遇上什麼事,公司都會保護你,也不是說公司會無條件地愛你。他們的意思更有可能是:他們需要的是單向的犧牲----你的犧牲。
這是因為,一提"家庭"這個畫面,一種同甘共苦的情懷就會油然而生。你工作到深夜或放棄假期也要乾活,這不僅僅是為了給公司掙到更多的錢,不,不,你是在為"大家庭"做出奉獻。
事實上,這只是某些人企圖忽悠你,想讓你忘掉合理的個人利益,打出的如此蹩腳的情感牌。
公司又不是黑幫,收留的全是孤兒,讓他們為家族打天下。公司企圖偽裝成你的家庭,不過是又一個花招,目的是把公司的需要置於你真正家庭的需要之前。這招太惡心了。
最優秀的企業不是家庭。它們是家庭的後盾,是家庭的同盟軍。它們提供健康的,能讓人找到成就感的工作環境,讓員工能在合理的時間合上筆記本電腦,去做最好的丈夫、妻子、父母、手足和孩子。
2023年7月20日星期四
2023年7月18日星期二
What Most People Get Wrong About Black Holes
2023年7月11日星期二
2023年7月1日星期六
角色扮演遊戲
2023年6月17日星期六
人生不短
2023年6月8日星期四
2023年6月3日星期六
2023年6月1日星期四
全生為上,虧生次之,死次之,迫生為下
2023年5月25日星期四
2023年5月17日星期三
B3家族:中國是NMN最大臨床試驗場
知乎: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8074632
此文引述多項研究,討論了NMN的作用。
簡言之:口服NMN沒什麼用,給那麼多錢,不如少吃點,低碳水,多運動鍛練。
結論摘錄:
臨床前研究,證明口服NR和NMN其實差不多,都沒有什麼用,而當中NR的作用可能更直接一些,起碼更容易增加肌肉的NAD+,對改善肌肉乏力也許有一定效果。而臨床研究就更清楚了,NR暫時領先NMN幾年,NMN只證明吃了不會死(也沒有什麼副作用),沒有在人體證明任何效果。但大家在長生不老的希望也沒有到幻滅的階段,因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改善NR或/和NMN的吸收和生物利用率問題。要跳過首過代謝,除了靜脈注射,還可以通過舌下含服,也可能有更多新穎的方法,但這階段我們只能拭目而待,買NMN的錢建議可以暫時放家裡保管好,短時間估計用不著。
增加膳食和中的抗氧化物或營養素中的抗氧化物,都可能可以減少氧化應激,同時增加NAD+。研究發現減少攝入的能量耐量(energy load)是最有效增加NAD+的方法,包括卡路裡限制飲食,斷食,低碳水飲食和運動鍛煉等。
2023年5月15日星期一
2023年5月8日星期一
2023年4月18日星期二
2023年4月16日星期日
2023年4月14日星期五
哥倫布的姓氏意思是鴿子
這是一個沒什麼用的知識。
無意看到 wikipedia 上原鴿條目說:
由於哥倫布的姓直譯是「鴿子」,因此在西班牙和其他地方以哥倫布命名的「哥倫布廣場」直譯即「鴿子廣場」。
是的,就是這個哥倫布:
基斯杜化·哥倫布(西班牙語: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語:Cristoforo Colombo;1451年10月31日-1506年5月20日)歐洲中世紀至近代的著名航海家、探險家與殖民者。
就那個姓氏,去查了 google translate,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都不是鴿呀。
然後我留意到鴿的屬名。
鴿屬(學名:Columba),是鳩鴿科的一屬,此屬的鳥類稱作鴿、鴿子、粉鳥,包括各種中型和大型的鴿子
這是拉丁文的鴿。
Colombo vs Columba。
原來如此啊。
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
CS193p - Developing Apps for iOS
https://cs193p.sites.stanford.edu/
2023年4月9日星期日
四千週
理想情況下,你努力工作,早點把事情做完,然後就可以在一天的剩餘時間里享受休閒時光。
因為你很有效率,所以你有時間照料花園、和朋友打牌、發發呆、學習新的食譜、與老朋友打電話,以及在大自然中散步。
但是實際上,你的效率越高,只會得到更多的工作。
全世界都注意到了,你完成任務的速度有多快,開始向你推送更多的事情。你回復工作郵件越快,只會讓你收到更多的工作郵件,因為你的同事現在都習慣了你的快速回復。
這裡的關鍵是,世界給你提供的工作量實際上是無限的。
如果工作是無限的,那麼工作效率的提高,將無法幫助你更快地"完成"工作。
你原以為,多年來努力提高生產力和效率,應該會讓你過上悠閒的生活,但你最終得到的可能只是倦怠。
生活中有無限的事情要做。你越想在有限的日子里塞滿的東西越多,你就越會覺得自己輸了。
你不可能訪問世界上所有的城市,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的目標是環遊世界,走過最多的地方,那麼你肯定會失望。
解決辦法就是,不要把提高效率當作自己的目標,你要找出那些對你重要的事情,把它們放在更優先的位置,學會享受現在,不要把快樂推遲到未來。
2023年4月7日星期五
Apple執行長Tim Cook分享最啟發他的5件事:「在加入蘋果之前我整個人都很混沌」|GQ Taiwan
2023年4月1日星期六
簡潔的寫作需要勇氣
大多數書籍本應是一篇博客文章。大多數博客文章本應是一條微博。大多數微博本應不寫。
-- 《發佈 Newsletter 35年的35條教訓》
2023年3月31日星期五
Adler 阿德勒心理學
01. 其實,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02. 所有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
03. 割捨別人的課題,找到真正的自己
04. 避免權力鬥爭,用無條件信任建立橫向關係
05. 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06.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是自由活著的證明
2023年3月30日星期四
2023年3月29日星期三
Downloading Instagram Photos
用於 desktop Chrome browser 的延伸 extension:
https://downloader-for-ig.com/
用法:
On IG account profile page, one click to download all photos/video of all posts into a zip.
Photos as JPG, videos as MP4.
Works for private accounts too. Of course you have to follow it first.
2023年3月28日星期二
如何不靠運氣致富
作者:Naval Ravikant
翻譯&注釋:和菜頭
1. Seek wealth, not money or status. Wealth is having assets that earn while you sleep. Money is how we transfer time and wealth. Status is your place in the social hierarchy.
去尋求財富,而非金錢或地位。財富就是你擁有資產,而資產在你睡覺的時候都還在為你賺錢;金錢是我們轉換時間和財富的工具;身份是你在社會等級體系里所處的位置。
2. Understand that ethical wealth creation is possible. If you secretly despise wealth, it will elude you.
要明白一件事:一個人完全可以不靠坑蒙拐騙站著賺取財富。如果你在暗中鄙視財富,那麼財富也會躲著你。
3. Ignore people playing status games. They gain status by attacking people playing wealth creation games.
別去理會那些熱衷於玩身份遊戲的人,他們通過攻擊那些創造財富的人以獲得自己的身份。
4.You’re not going to get rich renting out your time. You must own equity — a piece of a business — to gain your financial freedom.
你不會通過出租自己的時間而變得富有。你必須擁有產權,也就是生意的一部分,以此才能贏得個人財務自由。
5.You will get rich by giving society what it wants but does not yet know how to get. At scale.
提供社會大眾想要但是他們還不知道如何獲取的東西,你就會因此而致富。但有一點:你必須規模化地供應社會。
6.Pick an industry where you can play long term games with long term people.
選擇一個你可以長期從事的產業,尋找一批可以一起長期共事的人。
7.The Internet has massively broadened the possible space of careers. Most people haven’t figured this out yet.
互聯網極大拓展了一個人職業生涯的可能性。絕大多數人對此毫無認知。
8.Play iterated games. All the returns in life, whether in wealth, relationships, or knowledge, come from compound interest.
玩就玩複利遊戲。無論是財富,人際關係或者是知識,所有你人生里獲得的回報,都來自複利。
9.Pick business partners with high intelligence, energy, and, above all, integrity.
在選擇商業合作夥伴的時候,選擇那些高智商、精力旺盛的傢伙,但在這一切之上,他應該是個正直誠實的人。
10.Don’t partner with cynics and pessimists. Their beliefs are self-fulfilling.
不要和憤世嫉俗者和悲觀主義者合作,因為他們會任由壞事發生,以此證明他們的負面看法是正確的。
11.Learn to sell. Learn to build. If you can do both, you will be unstoppable.
學會如何銷售,學會如何創建。如果你同時能做到這兩件事,你的成功將無可阻擋。
12.Arm yourself with specific knowledge, accountability, and leverage.
用獨到知識,責任感和槓桿武裝自己。
13.Specific knowledge is knowledge that you cannot be trained for. If society can train you, it can train someone else, and replace you.
獨到知識是那種不可以通過培訓而獲得的知識。這是因為,如果這種知識可以經由培訓而得,那麼其他人同樣也可以,並且以此取代你。
14.Specific knowledge is found by pursuing your genuine curiosity and passion rather than whatever is hot right now.
在真正的好奇心和熱情驅使你前進的路上,你更有可能獲得獨到知識,而不是在追逐潮流熱點的聞風起舞腳步里。
15.Building specific knowledge will feel like play to you but will look like work to others.
創建獨到知識的過程對於你就像是在玩,而對於別人則像是工作。
16.When specific knowledge is taught, it’s through apprenticeships, not schools.
不能通過學校教育教會一個人獨到知識,它只能通過學徒制口傳身教。
17.Specific knowledge is often highly technical or creative. It cannot be outsourced or automated.
獨到知識通常極富技術性和創造性,因此它不能被外包或自動實現。
18.Embrace accountability, and take business risks under your own name. Society will reward you with responsibility, equity, and leverage.
擁抱責任感,押上自己的聲譽以承擔商業風險。社會也會以責任,產權和槓桿作為回報。
19.The most accountable people have singular, public, and risky brands: Oprah, Trump, Kanye, Elon.
最具責任感的人都具有獨一無二的、世人皆知的、敢於冒險的個性特徵,如奧普拉、川普、坎耶、埃隆。
20.「Give me a lever long enough, and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 Archimedes
只要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槓桿,一處可以立足的地方,我就能撬起地球。——阿基米德
21.Fortunes require leverage. Business leverage comes from capital, people, and products with no marginal cost of replication (code and media).
財富增長需要使用槓桿。商業槓桿有三個來源:1、資本;2、人力;3、複製起來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如:代碼和媒體)。
22.Capital means money. To raise money, apply your specific knowledge, with accountability, and show resulting good judgment.
資本的意思就是錢。想要融資,那就運用你的獨到知識,配合你責任感,展示出你良好的判斷力。
23.Labor means people working for you. It’s the oldest and most fought-over form of leverage. Labor leverage will impress your parents, but don’t waste your life chasing it.
人力指的就是為你幹活的人,它是最古老也是爭奪最激烈的槓桿。人力槓桿會讓你父母因為你手下有許多人為你工作而感到驕傲,但你不要浪費生命去追求這一點。
24.Capital and labor are permissioned leverage. Everyone is chasing capital, but someone has to give it to you. Everyone is trying to lead, but someone has to follow you.
資本和勞動力是需要徵得許可才能使用的槓桿。每個人都在追逐資本,但總得有個什麼人給你才行;每個人都想要領導其它人,但總得有什麼人願意跟著你才行。
25. Code and media are permissionless leverage. They’re the leverage behind the newly rich. You can create software and media that works for you while you sleep.
代碼和媒體是無需要許可即可使用的槓桿。它們是新貴人群背後的槓桿,你可以通過自己創建的軟件和媒體,在睡覺時仍然為你幹活。
26.An army of robots is freely available — it’s just packed in data centers for heat and space efficiency. Use it.
一支機器人軍團已經集結待命,只是為了節約空間和熱效能,它們被打包放進數據中心。去用吧。
27.If you can’t code, write books and blogs, record videos and podcasts.
如果你不會編程,那你還可以寫書和博客,或者做視頻或者音頻節目。
28.Leverage is a force multiplier for your judgement.
槓桿能夠成倍地放大你的判斷力(所產生的效能)。
29.Judgement requires experience, but can be built faster by learning foundational skills.
判斷力需要經驗,但它可以通過學習基本技能的方法更快速地建立起來。
30.There is no skill called 「business.」 Avoid business magazines and business classes.
並不存在一種叫做「商業」的能力。盡量避開商業雜誌和商業課程。
31.Study microeconomics, game theory, psychology, persuasion, ethics,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s.
去學習微觀經濟學、博弈論、心理學、說服術、倫理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
32.Reading is faster than listening. Doing is faster than watching.
讀比聽快,做比看快。
33.You should be too busy to 「do coffee,」 while still keeping an uncluttered calendar.
你應該忙得沒有社交的時間才對,與此同時你應該始終保證日程安排井井有條。
34.Set and enforce an aspirational personal hourly rate. If fixing a problem will save less than your hourly rate, ignore it. If outsourcing a task will cost less than your hourly rate, outsource it.
你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有抱負的個人時薪數,並且堅持執行。如果解決一個問題所能節省下來的成本低於你的個人時薪,那就忽略這個問題好了;如果一項任務的外包成本低於你的個人時薪,就把它外包出去。
35.Work as hard as you can. Even though who you work with and what you work on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how hard you work.
儘管你跟誰一起工作、做什麼工作,要遠比你的努力程度更加重要。但還是要傾盡全力去工作。
36.Become the best in the world at what you do. Keep redefining what you do until this is true.
你所做的事情,要努力做到世界最好。不斷重新定義你在做什麼,直到真的做到世界最好。
37.There are no get rich quick schemes. That’s just someone else getting rich off you.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快速賺錢致富的方法,如果你想要找尋這種方法,那它只會讓別人從你身上賺錢致富。
38.Apply specific knowledge, with leverage, and eventually you will get what you deserve.
運用你的獨到知識,配合上槓桿,最終你會得到你應該得到的東西。
39.When you’re finally wealthy, you’ll realize that it wasn’t what you were seeking in the first place. But that’s for another day.
終有一天當你變得富有,你會發現那一切並不是你最開始想要的東西。但是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注釋:
1、財富就是你睡著覺,你的資產也在為你繼續賺錢。這是一個越來越被廣泛接受的定義。Naval Ravikant是硅谷狂熱的數字貨幣支持者,所以,他的話另有所指。從前後文來看,他所謂的資產並不等於是傳統意義上的房產、股票、收藏,而是偏向於他反復提及的:軟件和媒體。
2、出租時間概念,許多人理解為打工,認為打工就是出租自己的時間以換取金錢。其實並非如此,Naval所指的出租時間概念,指的是一個人的財富增長,是否直接關係到他的時間。一個小賣部的老闆,他並不為誰打工,但是他的財富增長需要他長時間守在店裡,因此,他依然是出租時間換錢。但一個淘寶點卡店老闆則不同,他的點卡銷售是全自動的,不需要24小時守著,而且也不需要只做這一樣生意。這就是Naval所謂互聯網拓寬了個人職業生涯的一個例子。
3、equity我翻譯為產權,不是一個很好的翻法。但是Naval前文提到assets,很明顯,作為投資人他非常清楚地知道這兩個字眼之間的區別。equity無論是翻譯為股票、權益或者是資產,原文說「 You must own equity — a piece of a business — to gain your financial freedom.」,這是和出租時間概念做對應的。出租時間的人,在商業鏈條里作為生產資料出現,不擁有任何產權,也就無法通過商業行為獲利,所以,我這裡勉強翻譯為產權。
4、specific knowledge我翻譯為獨到知識,沒有翻譯為特定知識、專業知識或者是特殊知識。原因是在我的理解中,specific knowledge不是書本知識,也不是學校教授的知識,更不可能在網上免費獲取。一方面,它只能提供自己實踐來獲取;另一方面,它只能通過前人口耳相傳。這種知識是做成一件事情的關鍵,屬於知識體系中不共的那一部分。所以,我翻譯為獨到知識。
5、「Give me a lever long enough, and a place to stand, and I will move the earth.」 — Archimedes 這話不像是阿基米德說的。更像是一次抬槓的結果: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地球!」
「那麼,您站在哪兒呢?」
「好吧,給我一個支點,再給我一個站立的地方,我就能撬起地球。」
「那麼,您用空氣就能撬起地球了?」
「好吧,給我一根足夠長的槓桿,一處可以立足的地方,我就可以翹起地球!」
「那麼,阿基米德先生,支點又不需要了嗎?」
「滾!」
6、accountability我本想翻譯為「靠譜程度」,想想還是算了。
7、號稱是「四十條語錄」,但是我就找見了39條。
8、結合上下文看,Leverage一詞始終翻譯為「槓桿」其實也不大對頭。Naval一再強調代碼、博客、播客、視頻節目,我覺得Leverage在他那裡,有些時候應該相當於是個人影響力的代名詞,或者可以簡單理解為放大器。
哲學剃刀
常常被引用的「剃刀」(經驗法則)有下面這些。
奧卡姆剃刀:更簡單的解釋更可能是正確的。引申為某個命題成立,所需要的假設越少越好。
漢隆剃刀:可以歸咎於愚蠢的事情,不要歸咎於惡意。
希欽斯剃刀:凡是無證據的斷言,也可以無證據地駁回。
休謨剃刀:從一樣東西是什麼,無法推導出它應該是什麼,即無法從事實推導出價值判斷。
牛頓剃刀:無法通過實驗或觀察解決的問題,不值得爭論。
薩根標準:非同尋常的主張,需要非同尋常的證據。
波普原則:一個理論被認為是正確的,前提必須是有可能證明它是錯誤的,即必須是可證偽的。
2023年3月25日星期六
物質快樂和精神快樂
2023年3月21日星期二
胡適先生寫給兒子的信
關於胡適的兒子
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
比起認真分手,我更害怕你不告而別

https://womany.net/read/article/16552
節錄
當一個人選擇用「不告而別」的方式離開另一個人時,他對對方沒有太多「真正的愛」。
他用「不告而別」來逃避自己不想面對的情形。還有人是在逃避面對真實的自己。他們可能一開始就只是在玩弄對方的感情,而現在想要結束也不過就是膩了而已。但他們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是這樣,不願意在正面提出時接受對方的質問。
一些人在關係中不告而別,是他們刻意地選擇了用這種戲劇化的方式退場,讓自己變成對方的未竟之事,從而對方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對方對自己無法忘懷。
對方可能會認為,曖昧(或者說是撩騷)階段就是可以一聲不響、隨時退出的。他覺得自己不用對撩騷對象負責任。
2. 放棄「讓他開口」的嘗試
3. 不要自我懷疑,學會自我關懷
只有有能力平等、尊重地開展關係的人,才有能力真誠地好好告別。你可以考慮遠離那些,看起來不太具有這樣能力的人,或者,做好受傷的準備,接納痛苦的可能。
2023年3月14日星期二
十一個成為極其平庸者的方法
如何使用谷歌表格來抓取線上資料
- importhtml
- importxml
- importrss
https://www.androidpolice.com/google-sheets-how-to-scrape-data/
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
吸煙對身體有害,這句話是真的嗎?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62099
2023年3月9日星期四
《教養的迷思》:父母到底有什麼用?
科學松鼠會 / by 游識猷 / May 27, 2018 at 07:06AM
本文來自游識猷的微信個人公眾號「養個智人」,未經許可不得進行商業轉載
總結一下一本奇書——《教養的迷思》。
(很擔心聊完以後我還怎麼寫發展心理學方面的文章? _(:3」∠)_
(但真的很有意思所以還是聊聊吧。
(以及,本文信息量很大因為努力用最短篇幅總結了一本書,需要找原始論文原始研究的請翻原書。_(:3」∠)_
先介紹一下作者朱迪斯·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她在哈佛拿了心理學碩士,沒拿到博士,畢業後沒有在學術界繼續研究,而是去當全職媽媽,養大了兩個小孩後,她又重回職場,靠編寫心理學教科書賺錢。
然後有一天她忽然覺得不再相信自己讀到的一些心理學論文了。
不是論文的數據有造假,而是她不同意論文對數據的解釋。
1995年,她寫了一篇論文《小孩的環境到底指什麼?發展的群體社會化理論》( 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發表在了《心理學評論》(Psychological Review)上。那篇論文引起了很大轟動,被引用了兩千多次,被美國心理學會評為「心理學優秀論文」。
那年她57歲。
幾年後,她又把自己的想法寫成了書,就是這本《教養的假設》,這本書同樣引起了很大轟動(爭議),也被引用了兩千多次。
在發展心理學界掀起驚濤駭浪的哈里斯,看上去完全是個無害的老奶奶~
因為哈里斯認為,統治發展心理學界的「教養假設」是錯的。
「教養假設」是什麼呢?簡單概括下大概是——
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用愛與尊重來對待孩子,通過這樣的「好教養」,孩子就能適應這個社會、管理好自己的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聽起來非常有道理對不對?完全沒有問題對不對?
哈里斯的反駁又是什麼呢?
①如果父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那麼孩子的確更可能也這樣——但這往往不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好的教養,而是因為父母給了孩子好基因,以及好的環境。
②這裡說的環境不是家庭環境,不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是社區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樣的同輩群體相處,孩子認同了怎樣的同輩為「自己歸屬的群體,自己應該模仿的榜樣」。
孩子不是被父母教導著適應社會的,他是在外面的同齡人群體里找到自我,在社區環境里適應外界文化,從而成為社會的合格一份子的——這就是哈里斯的「群體社會化理論」。
有什麼證據說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社會化沒啥影響?
哈里斯所依據的主要是兩大領域的研究,一是行為遺傳學,二是犯罪學。
這些學科的許多論文有這樣的發現——
①就「孩子能不能長成一個適應社會的大人」這點來說,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夫妻關係好壞、母親是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婦女、小孩出生後沒多久是自己照顧還是送托兒所、家裡有沒有父親存在、母親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統統沒啥影響。
②就孩子的人格特質來說, 出生順序(在家裡的排行是老大、老二還是最小)沒有影響。 獨生/非獨生沒有影響。
同一家庭內收養來的子女(彼此間無血緣關係),長大後的智商、人格的相關度基本為零。
生活在同一個家庭的同卵雙生子之間的相似性,並沒有高過在不同家庭中長大的同卵雙生子。
③養子/養女的飲食習慣不受養父母影響。
肥胖的父母會有肥胖的孩子,這不是因為他們給孩子吃太多東西,也不是因為他們是壞的榜樣。肥胖主要是遺傳使然。
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有長期的影響,卻有很好的證據顯示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體重不會產生長期的影響。
④如果人格測試和童年創傷測試分開做,則人格與童年創傷之間不存在相關關係。
家長不在孩子跟前時,或者孩子沒特別回想起家長時,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就會消失。
回到原來的家裡時,情境會讓你的「家內人格」出現。如果你不再回家,你在家中養成的人格可能會永遠消失。(對原生家庭實在非常糟糕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好消息。)
⑤人際關係(包括與父母、與朋友、與戀人)關聯著強烈的情感反應,因而往往佔據我們的思維和記憶,然而,人際關係對我們的成長並不起太大作用。
友誼對人格不會產生永久的影響,相反,對群體的認同,被群體接受或排斥,則會對人格產生永久的影響。
⑥父母教養子輩的方式,不太影響子輩教養孫輩的方式。
人們教養孩子的方式與他們的朋友、鄰居、當時正權威的專家的方式一樣,而不是沿用自己父母的教養方式。
⑦語言問題。
—移民的幼年孩子,學習第二語言時不受父母口音影響。
—即使父母不教孩子說話(比如,聾啞人父母無法教正常孩子說話),孩子長大後依然能習得流利的母語。
—要想知道誰使得這個孩子社會化(誰給這個孩子傳遞文化)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聽她說話。她習得語言和口音的地方,就是她習得文化其他方面的地方。
⑧當一個家庭移到另一個社區,父母與該社區格格不入、不能稱為當地父母群體中的成員,他們孩子的行為就會發生改變。這些孩子的行為就會變得與新的群體成員的行為一樣。
為什麼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發展影響不大?
哈里斯的看法是——
①教養方式其實根本就不是父母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孩子的天性(即遺傳)會影響父母對待ta的方式(間接基因效應)。
同一個家庭里的兄弟姐妹,由於天性不同,父母對待他們的方式往往也不同(父母的確會有偏愛,但偏愛也往往是因為不同的遺傳,比如有的小孩就是長得更好看一點…)。
歐美中產階級父母幾乎都想以「剛剛合適」的方式來教養孩子,如果他們採取了「過嚴」的教養方式,常常是因為那個孩子天生桀驁不馴。
聽話孩子的父母不會意識到監控孩子的行為多麼需要孩子的配合與合作。一個不願意配合的孩子是無法監控的。能被父母監控的青少年是那些願意被父母監控的,而恰恰他們最不需要監控。那些最需要父母監控的青少年,他們的父母往往無能為力。
②一個孩子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成年人,就好像囚犯的目標不是成為一個成功的看守一樣。孩子的目標就是成為一個成功的孩子。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模仿父母的行為方式。在大多數社會里,小孩子行為像大人的話會被認為是無禮的。「大人有大人的規矩,小孩有小孩的規矩」才是更通行的准則。孩子最喜歡模仿的是比自己略大的孩子,或者孩子群里「最酷」的孩子。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孩子認為自己所屬的同輩的「心理群體」。對孩子來說,同輩群體是一個具有「心理學意義」、是他們「主觀上欲與之發生聯繫的」組織,他們還從群體中學到規範行為的規則、標準和信念等。同輩群體是塑造兒童行為和改造他們性格的地方,是決定他們長大以後成為什麼樣人的地方。
不被同輩群體接受,並不意味著某個孩子不認同這個群體。即使孩子被某個群體排斥,假如他認定自己應該屬於該群體,他依然會受該群體影響。
造成青少年心理問題的最主要原因是同伴衝突或同伴虐待。但和家庭暴力相比,同伴欺凌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③為什麼孩子不模仿父母?
—孩子的未來不取決於父母有多麼愛他們,而取決於他們與集體中其他成員能否和諧相處,尤其是與同輩人的相處,因為他們要與同輩人在一起生活一輩子。
—如果父母不是社會認為的「正常人」(比如,罪犯,酗酒等),模仿父母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孩子模仿父母時其實非常謹慎,只有當父母的行為與社會上其他人一致時,孩子才會模仿。
—孩子也不是完全不模仿父母,凡是文化中涉及在家裡做的事情,父母都有影響力。任何在家裡學到的、在家裡保留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父母傳授給孩子的。例如,如何持家,如何烹飪。
然而人不會將自己在家庭情境里學到的東西自動遷移到社會情境里去。人們習慣不同的情境有不同的規範和獎懲規則,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應對。
父母的確對孩子產生影響,但這種影響「只有父母跟孩子在一起時」或者「孩子處於家庭情境里時」才顯現。
④父母的影響力如果太大,對孩子未必有好處。這是因為——
—行為遺傳學家大衛·羅(David Rowe)指出,只向父母學習的傾向會阻止孩子學習社會中其他人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年輕人有更多創新。向同伴學的東西會更適時,與當下情境有更好的契合度。
—孩子受外面影響能增加家庭內部的多樣性,從而使家族成員有更廣泛的技能和知識基礎,讓整個家族更適應環境。
—設計和規劃由父母培養孩子,是沒有演化意義的,因為孩子不一定有雙親來撫養他們。在古代,父母的死亡率很高。孩子存活率會隨著父親或母親的死亡而下降,但不會降到零。在狩獵採集社會中,孩子的生存更多依賴的是集體,而不是父母,即使父母死了,只要集體還在,孩子就有機會生存。孩子最大的願望是盡快成為集體中的合格成員。
—父母的利益不一定與孩子的利益一致。每一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家庭中更多的資源,而父母認為資源應該分配到最能產生效益的地方。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未來沒啥影響嗎?
當然不是。
你還有遺傳啊!
而且——
①父母的教養方式雖然不能決定孩子未來在社會上的發展,但會影響父母跟孩子之間一輩子的親子關係。
父母沒有辦法決定外面的世界怎樣對待孩子,但是有很大的權力決定孩子在家裡是否快樂。
極端虐待孩子的父母當然會危害孩子的未來,造成對大腦的長久傷害。但是普通正常範圍內的教養方式差異,不會對孩子造成終身影響。
再打個比方,就像你對待你的伴侶的方式會影響你們之間的親密關係,但正常情況下不太會影響伴侶在社會上的人格(除非你極端虐待你的伴侶)。
②父母有選擇孩子的同輩群體的能力。
至少在孩子童年時期,父母可以決定孩子的同伴是誰。只要搬到一個不同的社區,或選擇一所不同的學校,父母就可以改變孩子的生活軌跡。
如果孩子總是被人欺負,家長應該考慮搬家換學校。一般來說,搬家對孩子不利,因為他失去了同輩群體、失去了在同輩群體中的地位。但如果同輩群體讓他過得很痛苦,並且他在群體中沒有任何地位,搬家對他來說不是一件壞事。
③父母能改善孩子外表,減少孩子被群體欺凌的風險。
讓孩子看起來正常、有吸引力,因為外表的確很重要。「正常」指給孩子穿其他孩子都穿的衣服。你可以做這樣一些事情,讓你的孩子具有「吸引力」,例如,帶有皮膚問題的孩子去看皮膚科醫生,帶牙齒不整齊的孩子去看牙科醫生。如果你能負擔得起,或健康保險可以支付的話,帶臉部畸形的孩子去做整形手術。
也不要給孩子起一個很奇怪或很土的名字。
孩子不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在群體中,與別人不一樣不是一種美德。
總結時間
一,父母沒有能力塑造孩子的人格。
在人格方面,孩子與父母相像有兩個原因:因為他們繼承了父母的基因,也因為他們同屬於一種文化或子文化。
以為自己可以讓孩子成為我們理想中的人——這完全是家長的錯覺。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存在於家裡,但世界才是孩子度過餘生的地方。孩子的社會化與人格發展,是在家庭以外、與同輩在一起的體驗塑造的。
二,為什麼行為遺傳學跟發展心理學研究出來的結論大不一樣?
是啊,科學研究就是這樣的啊,互相矛盾互相衝突,彼此挑錯彼此推翻。
如果對行為遺傳學感興趣的推薦拓展閱讀普洛明(Robert Plomin)的《行為遺傳學》,他是這個領域最牛的研究者了。
三,我自己會繼續看發展心理學方面的研究嗎?
因為①至少可以改善親子關係嘛,②在不會搞到我自己精疲力盡的前提下,按照其中的一些建議去做也沒有壞處啊。
四, 媽媽們請記住,如果費勁養出來的孩子還是不盡人意,不要責怪自己。這不是你教養方式的錯,是社會和(另一半)遺傳的錯!一定是! _(:3」∠)_
參考資料
(美)哈里斯著. 教養的迷思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09.
SHARE
2023年3月3日星期五
自旋
筆記一下自旋的理解。
源起
有些粒子有可以測量的角動量。比如電子。繞核運動不足於解釋全部的角動量。但如果認為電子在自轉,以它的可測量半徑來計算,表面的線速度會超過光速。這是相對論不允許的。於是無法視作粒子在自轉。為了區別,改稱自旋(spin)。
最後只能認為對應於這個角動量的「自旋」,是粒子的內秉屬性(足以區分身份的屬性)。就是說,如果兩個粒子的自旋值不同,那它們必為不同的粒子。
理論
自旋值是粒子的一個量子數,記為 S。
2023年2月15日星期三
一場規模空前的去中心化龐氏騙局
精選
粵音九聲
原來有句話列出了九調: 齋睇貨唔買做乜拆盒 齋 zaai1 睇 tai2 貨 fo3 唔 ng4 / m4 買 maai5 做 zou6 乜 ma t 1 拆 caa k 3 盒 haa p 6
熱門
-
https://zhuanlan.zhihu.com/p/525523075 摘要 相對的,“窮人”買理財險只是瞎折騰,在本金不多的情況下,最終也產生不了多少收益。這也應了那句話: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 本金,而非利率,才是複利思維裡面最大的權重。 複利公式告訴我們:在...
-
We should take comfort that while we may have more still to endure, better days will return: we will be with our friends again; we will be w...
-
1968年12月9日 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 在 舊金山 召開的 計算機協會 暨 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 (ACM/IEEE)秋季 聯合會議 上進行了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計算機演示,後被人稱為「所有演示之母」(The Mother of All Demos)。 [1] 現場的90分鐘演...